人物档案
张胜刚,男,汉族,四川省雷波县人,1984年10月出生,于2010年10月入职四川新洋丰,从磷铵厂磷铵车间维修工做起,一步步成长为维修班长、设备科科员、设备科科长。2023年1月,调任建材厂任综合办公室主任至今。入司15年来,他始终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集团“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称号。
车间生产的“放心人”
2023年初,张胜刚调任建材厂综合办公室主任后,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岗位,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强化设备现场巡查,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质量标准。2024年9月某天晚上八点,煅烧车间2号刮板机突发故障。接到通知后,正在宿舍休息的张胜刚毫不犹豫赶赴现场,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是减速机与机座发生形变,连接处螺栓已完全拉脱,链条与减速机链轮分离,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于是,他快速制定紧急检修方案,带领值班维修工连续奋战3小时成功修复设备,保障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同年10月,硫酸二线启动初期,硫酸二线锅炉引风机直径长达1.2m的调节蝶阀因长期未使用,导致内部生锈无法正常使用。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从建材厂闻讯前来支援的张胜刚,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用氧气乙炔高温加热的方式,对引风机调节蝶阀阀瓣进行处理,然后将阀门内部锈迹清理干净并加油进行润滑保养。因为方法得当,整个维修过程仅用时3小时,为顺利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技改创新的“用心人”
张胜刚不仅工作经验丰富,更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024年初,他在球形缓凝剂车间破碎机处巡查时发现破碎机锤头因磨损较大更换频繁。锤头的工作现场并无大块石头、铁块等撞击物,锤头磨损不应该如此之快。经仔细观察,他认为是普通锤头耐磨性不足,便向厂委会建议采用硬质合金钢锤头试一试。果不其然,换上硬质合金钢锤头后,锤头使用寿命从原来的7天大幅延长至90天。随后该方法全面推广,不仅显著降低设备成本和维修强度,更有效提升了安全保障。
还有一次,市场一线反馈石膏粉中含颗粒物,影响下游产品质量。张胜刚迎难而上,认真梳理流程,创新提出“多级筛分”方案:通过加装振动筛、延长滚筒筛、优化球磨机出料筛,并逐级细化筛网,彻底解决颗粒难题,保障产品品质。同年9月,为提升装车效率,他巧妙利用厂内闲置螺旋输送机,自主改造散装罐出口,将装料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1.5小时,大幅节约时间成本,减少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风险,节省了电能消耗,加快了装料速度。类似这样的小技改不胜枚举,他扎根一线的实践智慧和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使其成为了领导心中的“用心人”。
同事眼中的“带头人”
自入司以来,张胜刚始终坚守在车间一线。无论是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还是技术改造项目中的挑战,他都勤勤恳恳,不辞辛劳。由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节假日都必须正常生产,为此,每当遇到春节、中秋节这样的节日时,他都会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在车间值守,让其他同事回去休息。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快速完成检修任务,带头加班加点也是常事。
今年3月,公司自建运输船出现船舱边板腐蚀穿孔,而船厂维修报价高、工期长,公司决定自行维修。张胜刚接到任务后,立即实地勘查维修点位,迅速组织维修工开展工作。面对大家都缺乏换板经验的实际情况,他主动与物流公司机务主管研究图纸、对接船厂,发现焊接是维修难点,便亲自带头操作。为不影响运输进度,他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原需一周的维修任务仅用3天半就圆满完成。面对同事赞誉,他总是谦逊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公司发展好了,大家才有更好的未来。”他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同事。
张胜刚以对技术的持续钻研和无悔付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坚实力量。他用智慧与汗水,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担当与情怀。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同事,正如他自己始终坚信的那样:唯有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才能在平凡中铸就卓越,与公司共同迈向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