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新洋丰在潜江市浩口镇柳洲村虾稻种植大户袁传华的地里举行“百倍邦”虾稻专用套餐肥示范测产观摩会,当地30多位虾稻种植大户与新洋丰农服团队和当地代理商齐聚现场,共同探讨虾稻共作增收之道。

部分观摩人员在示范田边合影
作为“中国小龙虾之乡”,潜江的虾稻共生模式是全国生态农业的标杆。依托“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势,潜江虾稻米以绿色品质、清甜口感赢得市场认可,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支撑。潜江虾稻的种植周期比较特殊,需在小龙虾养殖结束后(5月20日~6月20日)播种,此时常遭遇夏季持续高温;且多数种植户为节省成本,不进行整地旋田施肥,导致虾稻根系无法深扎,后期易出现脱肥早衰。双重因素叠加,“减产、倒伏、空壳瘪粒”成为近几年潜江虾稻共生模式的高频问题。
“近几年,1亩田(1000平方米)长势好的可收2000斤稻谷,长势差的只能收1700~1800斤,遇上稻谷倒伏严重的更是血本无归。”今年初,新洋丰农服团队在柳洲村走访市场时,种植了100多亩虾稻田的大户袁传华,道出了当地农户的普遍困境。经过双方充分沟通,新洋丰农服团队为袁传华的虾稻田量身定制了“百倍邦”虾稻专用套餐肥,并在他长势一直最差的那块田里开启试验示范种植。
进入10月,潜江遭遇连续多天阴雨天,虾稻田大面积倒伏、穗粒泡烂、霉变的情况随处可见。袁传华的示范田却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稻穗饱满、叶片浓绿,呈现出“叶青籽黄”的优质长势。“全村没倒伏的虾稻屈指可数,我家就是其中之一!”观摩会现场,袁传华的自豪溢于言表。虾稻若不倒伏,说明其养分充足,茎秆粗壮能扛住风雨,后续的灌浆、成熟就有了基础,产量自然有保障。

示范田与对照田整体长势对比
为直观展现套餐肥的增产效果,新洋丰农服团队在参会种植户的共同见证下,开展了科学测产。在示范田与旁边施常规肥料的对照田各选取3块同样大小的地方,现场收割、脱粒、称重后计算亩产。最终测产数据显示:示范田亩产高达2310斤,且稻穗大、籽粒饱满、空瘪率低、结实率高;对照田亩产仅为2090斤,籽粒饱满度也明显逊于示范田。示范田较对照田亩增产220斤,按当地虾稻每斤1元的收购价计算,示范田亩增收220元。
“这个测产方法不太准确,示范田稻穗没有倒伏,是随意选的几块地进行测产,对照田稻穗倒伏的多,只是选取了没有倒伏的地块在进行测产,若是选取倒伏的水稻进行测产,亩产哪能有这么高?”现场观摩人员正在感慨同样的品种和管理下,仅因肥料不同就带来如此大的长势差异时,一位种植大户的直言不讳,让与会人员对“百倍邦”虾稻专用套餐肥的显著功效更是赞叹不已。

单株稻穗结实情况对比

测产结果展示
“百倍邦”虾稻专用套餐肥能让虾稻“扛住高温、顶住风雨”,关键在于其配方精准匹配了虾稻全生育期的营养需求,尤其在“促根、壮秆、抗逆”上发力效果显著。
底肥采用的是高氮型配方,能实现三重功效:一是刺激虾稻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从源头解决“根系浅、易早衰”问题;二是提升抗逆性,帮助虾稻抵御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减少病虫害侵扰;三是优化养分释放机制将肥料利用率提升15%~20%,同时有效避免养分流失,确保生育期养分持续供给。
穗肥采用的是高钾型配方,同样可实现三重功效:一是养根保叶防早衰,延长功能叶寿命,确保虾稻在成熟阶段仍保持高效光合作用,为籽粒灌浆积累养分;二是增强茎秆韧性,增厚茎秆细胞壁,从根本上提升虾稻抗倒伏能力,避免“折秆减收”;三是促进幼穗发育,减少颖花退化,从源头降低空壳瘪粒率,最终实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的目标。

新洋丰农艺师现场讲解肥料功效
从“找准痛点”到“产量跃升”,“百倍邦”虾稻专用套餐肥不仅为潜江虾稻种植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更用实实在在的提质增产效果,展现了科学施肥的价值。未来,新洋丰将持续优化产品配方、强化农服支撑,确保更多虾稻种植户实现丰产又丰收,为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注入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