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丰双控”精准施肥,助力泸县再生稻亩均增产250斤
浏览量:54  2025.10.29  关键词:
  


金秋时节,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的再生稻迎来丰收。10月24日,新洋丰在泸县得胜镇上顶山村种植户杨光权的“洋丰双控”再生稻专用肥示范田里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头季稻亩产1320斤,再生稻亩产616斤,合计亩产1936斤;而未使用该肥料的对照田,头季稻亩产1232斤,再生稻亩产454斤,合计亩产1686斤。示范田较对照田亩均增产达250斤。


杨光权看着测产结果,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往年再生稻收成不稳定。头季稻一收,地力就跟不上了。今年用了‘洋丰双控’作底肥,效果截然不同,头季稻收割时,稻秆还是青枝蜡杆特别有劲,我当时就预感到要增产,只是没想到会增产这么多。虽然肥料成本每亩增加了30元,但多收了这么多谷子,赚头更大呀!”


1.jpg


杨光权展示测产结果


10月初,新洋丰曾在杨光权的地里举行过“洋丰双控”再生稻专用肥示范观摩会,吸引了50多位再生稻种植户前来见证示范田长势。当时再生苗出得又齐又壮,穗子发育较好。杨光权在介绍用肥体验时,就曾预估示范田至少要亩增产100斤。最终实测结果远超他的预期。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的腋芽重新发苗长穗,实现“一种两收”的高效种植模式。它无需重新播种,极大地节约了人力与成本,有效提高了稻田复种指数和面积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泸县,凭借其独特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优越地理条件,成为发展再生稻的理想之地。全县中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6万亩左右,再生稻蓄留面积达52万亩以上,年产量超8万吨,其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再生稻天府第一县”的称号实至名归。


再生稻种植成功的关键,在于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能否迅速、健壮地萌发成穗。此时,稻桩对营养的需求极为迫切,如同产后需要精心调理,一份高效且及时的“营养餐”是催芽壮苗的核心。


2.jpg


观摩会上,部分种植户在示范田边合影


3.jpg


观摩人员在仔细查看示范田再生稻长势


4.jpg


观摩会当天茎秆长势及根系发育情况对比


5.jpg


观摩会当天谷穗发育情况对比


“洋丰双控”肥料正是针对这一核心需求设计而成,其“智能控释”与“高效控失”的“双控”融合技术成为了再生稻丰收的关键。智能控释:肥料养分能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稳定释放,确保头季水稻在生长后期直至收割,仍有持续的“后劲”滋养稻桩,为再生芽萌发储备充足“口粮”。高效控失:肥料中的专用控失剂能将养分锁定在根系周围,大幅减少因雨水冲刷或渗漏造成的流失。这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也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在泸县的实践中,“洋丰双控”效果显著:头季水稻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收割后,稻桩活力强,再生芽萌发快、成苗率高,不仅是农业新技术的成功实践,更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体现。未来,新洋丰将继续深化农化服务,把更精准的施肥方案推广到更多地区,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