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锦旗 沃土话丰年
浏览量:71  2025.09.23  关键词:
  


2025年9月23日是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属于亿万农民的喜庆日子里,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一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和新洋丰共同打造的高标准花生示范田内,一场盛大测产观摩及技术交流会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隆重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新洋丰执行总裁杨磊、副总裁赵程云等专家和领导亲临现场,与来自河南、山东、江苏的500余位农资经销商和种植大户代表共同测产观摩、交流技术。


滑县地处豫北黄河故道,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沙壤土非常适合花生种植,是河南花生核心种植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35万亩以上。观摩会现场设在滑县王庄镇堤南村种植大户赵振闯的地里,示范地面积120亩,种植花生品种为“花玉25”,每亩施洋丰“高富专”花生专用肥45公斤。


一眼望去,施用新洋丰“高富专”花生专用肥的示范田块尤为引人注目,花生秧苗健壮整齐、叶色浓绿,与传统对照田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卓越的长势,预示了丰收的喜悦。在一面花生示范表现展示墙前,示范地花生苗根系发达,结荚饱满、成果均匀,且烂果非常少,引得与会嘉宾纷纷驻足观看、交口称赞。


“与对照田相比,示范田明显果大果肥,而且烂果非常少,这不仅可以让花生买出好价钱,让农户获得好收益,而且表明示范田花生在田间就很好地阻碍了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可以大大减少后续储运、加工环节的黄曲霉毒素的感染,让老百姓吃得更安全、更营养、更健康。”李培武院士兴奋地与种植户现场交流。


现场测产采用规范的五点采样法,即示范田和对照田各随机选择五个测产小区,每个小区1平方米,采集成熟果实后称重,算出每亩鲜重,然后折算成干重。修学峰理事长庄严宣布了测产结果:“经综合测定,该块使用‘高富专’花生专用肥的示范田,实测平均亩产干重达到562.41公斤,对照田亩产干重494.9公斤,示范田比对照田亩均增产67.5公斤、增产13.6%!”这一喜人的数据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金秋送锦旗 沃土话丰年(1版).jpg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滑县经销商和种植户自发将分别写有“科技之花绽放田间地头,丰收之乐浸润乡野沃土”“高富专好产品,新洋丰好服务”字样的两面鲜红锦旗送到了李培武院士和新洋丰执行总裁杨磊手中,用最朴实真挚的方式表达了对“高富专”花生专用肥极佳效果的高度认可和感谢。这一环节成为了观摩会最温情感人的一幕,也直观反映了产品在用户中的卓越口碑。


随后,大家返回室内,进行先进技术和行业形势分享与交流。李培武院士对ARC生物耦合技术“两固、三增、五减”,即固氮、固碳、增产、增效、增安全、减碳、减菌、减损、减肥、减本、减碳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ARC菌剂与复合肥联合施用,可以大大增产提质,对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产能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修学峰理事长对我国化肥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了分享,指出绿色化、高效化、功能化、专用化是肥料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听了两位专家的分享,与会人员直呼“解渴”,纷纷表示:“这个丰收节过得特别有意义,既看到了高产,又学到了知识,明年丰收更有盼头了!”


长期以来,我国油料作物生产面临“产量低、品质差、病害多”等问题,尤其是黄曲霉毒素问题,严重制约了花生、大豆等作物的品质和竞争力,成为油料作物丰收的一大障碍。在此背景下,李培武院士团队历经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发了ARC生物耦合技术,不仅能提升豆科作物的固氮能力、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为了让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田间,从2023年起新洋丰与李培武院士团队合作,通过近三年的科研攻关与验证试验,在菌剂研发、肥料产业化和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杨磊表示,本次在滑县花生示范田的丰收成果就是科研与产业结合的最好见证,未来新洋丰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为更多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为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李乔 图/刘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