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展 新洋丰引领肥料创新新方向
浏览量:69  2025.10.23  关键词:
  


10月22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智能化施肥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期成果展示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作为子课题主持单位,新洋丰携最新研究成果——宜机化作物专用肥亮相会场。来自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领导以及项目咨询专家、项目组骨干成员60余人参加了会议。


640.jpg


会议合影


在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武广伟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组基于我国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典型作物施肥需求研发的专用肥、施肥装备等阶段性成果。


2.jpg


作为该项目子课题“北方典型作物精准化配套专用肥料研制”主持单位,新洋丰基于北方地区土壤理化性质、作物全生育周期需求开展大、中、微量养分与增效物质精准配伍,并系统创新绿色造粒技术,使肥料养分配比、颗粒强度、粒径等关键参数更好匹配作物养分需求和机械化施用要求,相关成果申请发明专利5件,形成小麦、玉米、棉花专用肥3个,并在北方地区河南、山东、新疆等地示范推广15万亩以上,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在静态展示区,该子课题负责人、新洋丰新型肥料与绿色农业研究所副所长郭武松通过实物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研发肥料的宜机化特性和田间应用效果。


3.jpg


现场观摩会以华北地区冬小麦规模化生产为应用背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的精准施肥播种机、精准智能化种肥施用设备在示范田中徐徐前进,将新洋丰研发的宜机化作物专用肥精准、高效播入田间,生动呈现了作物专用肥与精准智能化施肥装备深度融合产生的巨大潜力。


4.jpg


在汇报环节,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一处处长熊炜对项目实施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二是各单位要坚持开放协同,凝练创新合力;三是要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5.jpg


随后,各课题负责人向专家组作中期进展情况汇报,从组织实施、工作进展、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系统展示了项目开展情况。


在观看现场演示及听取项目组汇报后,专家组对项目的研究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项目紧紧围绕典型作物精准施肥需求,系统创新适合不同区域的宜机化肥料及装备,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建议项目组要进一步加强成果总结凝练,彰显核心技术突破。


6.jpg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方宪法研究员


7.jpg


浙江大学何勇教授


8.jpg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刘小伟研究员


9.jpg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邹国元研究员


10.jpg


中国农业大学李洪文教授


11.jpg


北京土壤学会刘宝存研究员


12.jpg


中国农业大学范明生教授


13.jpg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孟志军研究员


本次现场会的成功召开,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精准智能化施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作为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新洋丰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国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指引,坚定不移地走在“化肥控量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前列,致力于将高效、专用、环保、功能化的肥料产品与解决方案更好、更快、更广地服务于广袤田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具分量的“龙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