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继《人民日报》之后,央视一套、央视二套、央视四套、科技日报等主流媒体再次聚焦ARC生物耦合技术。该项技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历经20余年自主研发,新洋丰以复合肥为载体实现了ARC生物菌剂产业化,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发布的唯一农业类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该技术为实现油料作物提质增产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对ARC生物耦合技术的报道
盐碱地里的丰收奇迹
据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财经频道报道、中文国际频道,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1260亩盐碱地连片种植的大豆在应用ARC生物耦合技术后,实现了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ARC+复合肥产业化的合作方,相比全国大豆平均单产增产47.7%。
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该项技术在根际微生物调控上的创新突破,它通过靶向调控微生物群落,在收获前就能将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丰度控制在60%以上,长效维持土壤健康,从而实现结瘤、固氮、提质、增产。
李培武院士接受央视采访,讲解ARC生物耦合技术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过五成,其中大豆收获五成半,在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助推之下,大豆单产水平明显提升。作为ARC+复合肥产业化的合作方,新洋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应用,助力新技术从试验示范走向规模化推广。
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新洋丰自2023年起与李培武院士团队携手开展ARC生物耦合技术的产业化研究与推广,通过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微生物菌剂在复合肥体系中易失活、难稳定的行业难题,研发出“微生物活性保护技术”,确保菌剂存活率超过90%,并推出高富专ARC花生肥和大豆肥系列产品,被称作“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典型范本。
目前,ARC生物耦合技术已在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等全国主要产区500多个示范点推广应用,新洋丰则作为ARC生物耦合技术在花生、大豆复合肥领域的产业化合作方,持续参与示范验证与推广工作。
未来,新洋丰将继续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聚焦“微生物+”方向,拓展ARC生物耦合技术的应用场景,助力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粮油安全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